社会实践|浙江大学求是学院云峰学园赴广西宜州暑期社会实践团 赴宜州区科学技术局开展调研

发布者:楼超腾发布时间:2023-08-04浏览次数:10


84日,浙江大学求是学院云峰学园赴广西宜州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宜州区科学技术局进行实地调研,深入采访了宜州区科学技术局副局长黄春宜。

黄局长首先向我们介绍了河池市科学技术部门的现状。目前,宜州区和金城江区是仅有的两个设置了独立科学技术局的区域,其他地区的科技局归属于不同部门。宜州区科学技术局原本编制为6人,但因一名成员退休,目前局内只剩下5名工作人员,其中包括1名局长和3名副局长。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对科学技术局的重视逐渐上升。宜州区科学技术局在2019年被划归政府部门,其成员也被纳入行政编制。同时,局内积极推动职能转变。黄局长提到,这方面的改革在中央层面已经开始实施,而宜州区也计划在明年进一步推进职能转变,加强科技局对各政府部门在科学技术领域的评估,更好地协调宜州区的科技建设。

然而,宜州区科学技术局也面临着三大困境——人才、经费、重视程度三个层面的不足。就人才而言,局内新鲜血液的补充成为一大难题,当地的人才不愿意留在宜州,导致招聘专业人员困难,甚至无法达到编制人数。在经费方面,地方财政紧张使得一些科技项目的补贴难以兑现。例如,某些补贴需要地方和上级各出一部分资金,但宜州地方可能无法提供所需的资金,导致政策补贴无法及时到位。在重视程度方面,科技投入的回报周期长,短期内难以显示明显成效,难以为政绩增色,因此一些部门对科技投入不够重视。

此外,科学技术局强调了宜州区桑蚕养殖这一特色支柱产业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黄局长骄傲地介绍了宜州区实现一年养蚕22批的成就,这得益于创新的“小蚕共育”方法。在传统桑蚕养殖中,通常有5个龄期,但宜州区将前3-4龄的幼虫进行集中养殖,不仅减少了饲料投喂次数,降低了成本,还有助于蚕病的预防,显著提高了蚕室空间的利用效率。这种创新不仅在蚕桑养殖业中发挥重要作用,还在甘蔗种植、智能充电、生物碱制造等多个领域发挥着核心驱动作用。目前,宜州区已涌现出9家高新技术企业,成为河池市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