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子三墓,感学生魂—记生科0803班祭扫烈士于子三墓之行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9-05-17浏览次数:138

 

510,夏日的骄阳毫不留情的烤灼着杭州,我们依然满怀着崇敬之情,踏上了拜谒烈士于子三之墓的行程。

早上8时,同学们均已到齐,统一着白色的求是学院院衫,配带团徽和浙江大学校徽。从紫金港到烈士墓冢所在地万松岭书院,大约有两个小时的车程,车厢里闷热拥挤,班里还有晕车的同学,全城下来,却无一人抱怨,每个人都庄严肃穆,使得这次活动与平时班里举办的其他活动相比,少了几分轻松与欢乐,多了几许沉重与思考。

进入万松书院,仰面而望,只见汉白玉的阶梯层层而上,左右连廊、风亭、石刻、碑文接连不断;四周松柏群绕,清油宁静,让夏天带来的燥热与烦恼一扫而空。我们拾级而上,沿途也参观了许多古代名士大家的雕像。不知不觉间,一处庄严开阔的平台赫然显现,烈士的墓冢凸现在眼前。

我们把带来的鲜花敬献在烈士的墓碑前,也献上了我们深深的崇敬之情,然后集体向烈士的墓冢三鞠躬。脑海里,于子三烈士当年的振臂高呼,不懈斗争,慷慨就义的情景不断浮现。想到了烈士,想到了青年的责任,想到了青年所担负的希望,再对照于子三当年的慷慨激昂,不屈不挠,我们都陷入了深深的思索,原本平静的心理有了几许自形之意。最后,我们拿出带来的团旗,全班同学围绕着团旗在于子三烈士的墓前合影留念。

一系列活动之后,我们开始自由的参观拜读幕后的碑文和石刻,那石壁上刚劲有力的三个大字“学生魂”让我们颇感震撼。我们感到了青年学生们所应具有的活力与朝气,跟感到了青年学生们同样应该具有深深的忧患意识和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广阔胸怀。此时此刻,竺校长那句“公忠坚毅,能担大任”土人具象化,我们土人意识到,像于子三烈士这样的风骨气概才符合竺老校长的殷切希望,才是浙大学子应有的品貌气度,才是当代青年的楷模与榜样。

在祭扫了烈士的墓冢之后,我们又参观了万松书院的其他地方,了解了关于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一些知识,给这次的扫墓之行带来了意料之外的收获。

这次活动,每一位同学都有很大的触动,我们更加为身为浙大的学子,为拥有这样的校友而骄傲,也更深切的感受到了自己所担负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