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奉献,求是学子心系巴蜀灾区
——浙江大学暑期四川地区社会实践全面展开
为了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学习落实温总理给浙大学子的亲笔回信精神,求是学子秉承“传承与奉献”的理念,积极主动地组织各种实践队伍来往我省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支援灾区重建工作。
在5.12大地震过去不久的一年里,浙大学子已组织了各种形式的活动积极支援灾区重建。在这个暑假,浙大学子纷纷放弃假期休息时间,响应学校“面向西部,支援灾区”的号召,组建了十余支社会实践小分队前往四川各个受灾地区进行实践活动。浙江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昨日,浙大的两支实践小分队抵达四川,将着手开展内容多样的社会实践。这两支队伍分别是由浙大建工学院组织的汶川实践小分队和由浙大求是学院云峰学园党支部组织的德阳支队。其中,德阳支队成员全部是大一的学生党员。他们积极发扬党员“平常的时候看得出,关键的时候站得出”的应有品质,响应浙大“党旗飘飘”、“我爱我的祖国”等主题教育活动文件精神,紧密结合建国60周年、四川地震灾区重建等历史契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发扬吃苦耐劳精神,与结对中学——中江市华南中学的师生一起开展了具有爱国主义特色的、以支教为主、以社会调查为辅的系列社会实践活动。
昨天下午14点30分,浙大德阳支队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在南华中学正式召开,仪式邀请到了南华镇团县委副书记、南华中学校长等各位领导作为启动仪式嘉宾,南华中学的许多学生自发参与其中。从今天开始,浙大德阳实践团队将在南华中学针对部分初三同学开展为期三天的各色形式新颖的支教活动,并同步进行对德阳英雄人物黄继光的事迹进行走访调查。
浙江大学深入四川灾区的社会实践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高度关注,各级地方政府,相关企事业单位及地方组织纷纷给予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灾区群众也对浙大各支实践分队表示了热烈的欢迎之情,在感谢社会各界对灾区的关注支持的同时特别表达了对大学生关注灾区关心农村发展表示了高度的赞扬。记者还了解到,抵达德阳的实践团队在当地一家文具店采购相关用具时,当老板得知是浙江大学为重建灾区支教而来,当即表示“绝不赚你们的钱”,愿以进价提供物资。
与此同时,昨日抵达的另一支实践团队也深入汶川灾区,积极配合当地开展相宜的实践活动。其余各支队伍也将陆续深入各个地震灾区,全面开展广泛而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活动,支援灾区重建。
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洞悉社会视角、把握社会脉搏的重要窗口,是新时代大学生“寓学于行”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对于浙江大学的学生来说,温家宝总理亲笔回信时提到的“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是很必要的”的教诲时刻回响在耳畔,烂熟于心中,更是促进他们不断以积极的姿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同时在“大难兴邦”的历史背景下,大学生自觉自愿的援川援灾、承担起承前启后的历史责任和使命,两个时代的国之栋梁相携相惜,构画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图景。
(文/黄爽茹、金海霞,图/骆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