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我做主——云峰学园博士生讲坛第二讲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9-12-04浏览次数:170

 

云峰学园博士生讲坛第二讲于11月上午930在紫云4舍活动室开坛。今天我们邀请了信电系微电子07级的硕士生赵士恒来给我们传道授业。
讲座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对于自身的性格特点的了解把握进而设计自己的大学生活。其次,关于公益方面赵士恒同学也给09级的新生们传授了许多经验。
第一部分时,参加的同学们先被邀请做了MBTI测试。据介绍,该测试是根据四个维度,把整体的人格特征分为16类,每一类人格都有都有自己特有的属性与特征。通过测试,每一位同学都或多或少的对于自己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当然,性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测试的结果也不是绝对的。赵士恒同学就坦言他曾经是内倾的人,后来经过自己在未来企业家俱乐部一年的磨练之后,转型成为了一个外倾的人。所以说,性格也是可以自己通过努力去改变的,明白自己想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就可以找到相应的方法去锻炼自己。
有了初步了解之后,现场展开了一场自由讨论,论述自己心中的从事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的样子。同学们基本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学习和社会实践,还有广交善友,社团活动。也有个别同学提到了自己的情感生活。通过几分钟的谈话,一幅缤纷多姿的大学生活的图景展现在我们面前。至此,与会者心中对于大学规划已经有了一定的蓝图,第一阶段也到此结束了。
第二部分是公益。赵士恒同学对于公益是这样看待的:公益是完善小我,塑造大我,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意识的途径。在这个部分中,我们见到了震后北川的点点滴滴。那些崩塌的山体滚落的巨石,那些残缺的建筑狰狞的钢筋水泥,那些流泪的幸存者哭泣的灵位,无一不让人心痛。他细细地介绍着照片背后的故事,讲述着自己亲身经历的赈灾支援,让我们再次深深领会到了公益事业的意义所在。于我们,也许只是投入了一点小小的精力和爱心,与他们,那是大大的安慰与支持。离开的时候,灾区人民的依依不舍也许就是志愿者们最大的收获。
然而,也有很多让人气愤的事实。北川的一所中学中,五六十年代的礼堂屹立不动,九十年代的食堂也撑过了这场考验,可是就是9798年建造的教学楼轰然倒塌!豆腐渣工程的代价是多么惨重呀!那么多鲜活的生命就这么无声无息的消失了,那么多可爱的笑脸只能闪耀在记忆中了!这是多么令人心痛的事实啊!亲身经历的公益活动也给了我们一个了解社会现实的平台。
最后,对于人生,赵同学提出了“草和树”的想法:草也可以成长,但是永远只能在泥土中仰望别人,永远也逃脱不了被践踏的命运;树却不同,即使生长在泥土中,也有机会冲上蓝天,从高处看这个世界享受另外一番风味。
从大一开始,我们就应该做好自己的人生定位,做好规划。一步领先,步步领先。我的大学我做主,是时候扬帆起航了。
(文杨梦佳徐康立) 
 
云峰学园新闻网络中心
2009-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