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放飞纸鸢,放飞欢乐梦想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0-08-06浏览次数:100

86日下午,浙江大学云峰学园大学生赴杭州映月社区暑期实践团队联合社区工作人员,于社区党建活动室为小朋友带来了一场独具匠心的微型风筝培训课。整个过程洋溢着欢乐的气氛、变换着小朋友们忙碌的身影,童真、童趣,好像把所有人都拉回了那个纯真的孩提时代,那个只有纯粹的蓝天的梦幻殿堂。

下午两点,实践团队员来到党建活动室,只见教室前方摆满了各式各色微型风筝、摄影作品及剪报,讲台上还有一位老人,在忙绿地做着着准备。而他的身边,则围着一群眼睛里满满的都是期待的孩子们。

在队员及社区工作者的协助下,授课的长者做好准备后,开始授课。而台下,数十名小朋友双手托着腮帮子,也认真的听起课来。从设计风筝表面,搭骨架,蒙面,粘合,美化,整个过程在老者的教授下,一气呵成。台下的小朋友也一刻不敢松懈,生怕自己漏了什么重要的环节,而我们队员及社区工作者也像孩子们一样被儿时回忆里的风筝吸引着。

看完现场演示后,小朋友们便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在整个制作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他们团结细心的一面:谁缺了水彩笔,轻轻叨咕一声,旁边的马上递来一只崭新的水彩笔;当制作遇到困难,而我们分身乏术时,掌握要领的小朋友便会积极主动地给予帮助;在蒙面这个需要细心,团结合作的环节中,他们也总是表现地那么可爱,一个固定骨架一个细心粘贴……

当所有的小朋友全部制作完成后,他们便急不可耐地小心翼翼地拿着自己的风筝准备放飞蓝天。似乎天空也作美,平日烈日当空,今天却是凉风习习。很顺利地,小朋友把自己智慧的结晶一一飞上蓝天。看着他们边跑边笑得放着风筝,站在一旁的我们也不禁嘴角微微上翘。

这次活动,不管是对小朋友还是我们来说,都是受益匪浅的。孩子们平生拥有了第一只属于他们自己的风筝;在细心制作的过程中,和玩伴及我们建立了更深一步的友谊;而我们,也通过这次活动窥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冰山一角,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童真童趣。

 

附:(部分队员的实践感言)

风筝制作,今天下午无疑是场有意义的活动。

风筝,又叫纸鸢,有着和诗一样久远的历史。放风筝的娱乐活动可以追溯到唐朝,作为一项中国的传统习俗,放风筝是我们每个人儿时美好的回忆,而像风筝在天上飞翔,是我们很多人儿时的一项美好愿望。

“竹马踉跄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南宋诗人陆游以你人的笔法刻画了风筝的姿态,令人想见方风筝孩子们可爱与欢乐的表情。而今天下午,在孩子们拿着自己亲自制作的简易风筝时开心的神情亦是让人会想自己的童年。迫不及待地想亲自把手中的风筝飞上天,孩子们恨不得省去为风筝上线的步骤。风筝,尾线,作为身在异地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呢,漂泊在异地的子女也是亲人放飞的思念,这股思情作的线无论我们身在何地都不会断,即使经历风雨的洗礼,即使已然缓缓飘落。                                             

——刘陈展

目睹并参与了风筝的整个制作过程,与孩子们一起劳动的过程感觉很棒。并且也掌握了制作风筝的基本过程。

                                                                ——祝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