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记云峰学园赴云南德宏州暑期实践团访问蔗农一行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0-08-08浏览次数:149

 

 

经过分析,我们实践团队的调研主题是“深入了解盈江制糖的产业链以及发展前景”,调研对象为蔗农和糖厂,今天我们的调研对象就从蔗农入手。

201087日早上8点,由周洋、应元翔、丁秀莉组成的调研小分队跟随德宏盈江弄璋糖厂的工作人员驱车前往距城10公里以外的弄璋甘蔗站,展开了我们的调研之旅。

弄璋糖厂以榨取甘蔗制糖为主,甘蔗日榨5000吨,是盈江县最大的糖厂。一路上,我们看到了上万亩的甘蔗地,它们主要由汉族、傣族、景颇族和傈僳族的蔗民耕种,糖厂企业属于民营企业,他们与当地的蔗农签订合同,达成协议。

830左右,我们到达了第一站——邦巴新寨。这是一个傣族寨子,寨子前面是大片的甘蔗地,一群傣族妇女正拿着农具前往甘蔗地去工作。经工作人员介绍这是一块云南省农业厅划定的试验基地,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在上面,她还说再过几天就有领导来这边检查。

900左右,我们到达目的地——弄璋甘蔗站,这里有糖厂的农务人员在工作,处理一些糖厂与蔗农的事情。当时,糖厂的人员正在制作各村寨的报表,我们三人很有幸参与了这次制作,制作报表的过程简单但需要仔细。我们还认识了很多甘蔗品种,比如ROC20、粤蔗93-159、盈育91-59、粤糖86-368、德蔗93-94、闽糖90-1022、川糖79-15ROC10等等,其中相当一部分的蔗农选用了盈育91-59

报表制作好后,我们三人采访了排兴明叔叔,他现在是一位农务员,但之前也是一位景颇族的蔗农,在与与蔗农多年的交流过程中,他积累丰富的经验和知识。

采访过程中,由应元翔负责主要交流,周洋负责拍照,丁秀莉负责记录。我们问了排叔叔许多问题,如:蔗农的家庭收入来源,蔗农每家的亩数,甘蔗亩产量,甘蔗的播种、收割方式(机械化的程度),企业对蔗农的经济扶持等等。排叔叔都耐心给我们做了解答。就拿企业对经济的扶持上来说吧。企业给蔗农每亩地70元的补助,还有每亩一包化肥,1.5公斤薄膜和4公斤农药。而且,随着物价上涨的趋势,企业还和蔗农签订合同,当物价涨幅百分之几时,企业对蔗农的扶助也会有所增加。

这一天的调研,让我们更加地了解了甘蔗的生产方式。我想在其他地方的人也很少知道甘蔗的生产方式,但愿我们的努力,能让更多外界的人了解这门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