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训已经五天,参训学员们训练时认真刻苦,但在上军训中还是存在着不足之处,作为学生的我们应该如何改进?军训官兵及师长们对我们广大参训学员又有很么期许和要求?今天,二团十连记者很荣幸地邀请到了我们的军训师副师长钟伟民老师和军训师副参谋长潘良。
钟老师一开始就表扬了我们的参训学员,和蔼地笑着说我们这些孩子他实在是太喜欢了,因为他自己的女儿也是九零后,看到我们九零后的同学们在军训场上认真地进行训练,他感觉到“孩子们”都已经长大了,足以承担起家族重任和民族使命。但同时钟老师表示许多方面还可以精益求精:虽然大部分学员训练积极,遵守规章制度,但还是缺乏士气,缺乏军人应当有的刚毅和坚强。“训练之外的时间中的表现最能体现一名参训学员的素质”,钟老师笑着表示,“能时刻紧绷着一根弦,有意识地来约束自己,才能表现出我们现在应该拥有的军人气度。军训能培养大家的就是一种说一不二、艰苦忍耐的精神,也能强化大家国防意识和主人翁意识。”的确,军训只有短短的十五天,可是它带给大家的是一辈子的优秀习惯,在接下来的大学学习甚至在今后的工作道路上也会使我们获益匪浅,让我们知道怎样去服从,怎样去规范。每一个中国人不论是学生还是军人,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就是要遵纪守法,而军训恰恰是一个训练我们意志品质,强化我们守法意识的手段,所以我们要珍惜这十五天的时间,让一次军训,收益一生。
当谈到军训给浙大文化增添了怎样的内涵时,钟老师向记者介绍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浙大的军训情况。他提到军训给学校是带来很多启迪的,我们的内务管理和学生工作的管理模式很大程度上借鉴了部队相应体制;军训可以让浙大学子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很多学校的寝室总是凌乱不堪,而经过军训的洗礼,我们浙大的寝室,永远是那么整洁、舒适。相对于八十年代的军训,如今浙江大学学生军训的形式已有了很大改变,加强了军事理论和战术的教育,但是军训的精神宗旨还是没有变。即使是在08年甲流盛行时,浙大还是在配备必要设备的基础下坚持了军训。军训给我们的求是校训也注入了不少新的元素。
潘良副参谋长对于军训也很有感触。他表示部队无论是装备,还是军人的知识储备,都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地改进。部队官兵们也在军训过程中学到了很多,感受学习的乐趣,这是一种思想的碰撞。教官们和我们学员们会在短短的十五天内建立起深厚的感情,每当人山人海,挥泪送别他们总是特别动情。甚至很多大学生毕业了或读研读博时,都会不忘记教官,有时打个电话问候。这不论对我们还是对军官们都是一次永生难忘的经历。
最后,钟为民老师慈爱地笑着向参训师生提出寄予:“孩子们就是要有这样一次历练,希望参训学员们都能快乐地享受我们这一段宝贵的军训生活。”
浙江大学二团十连 陈曼
2010年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