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风采】感受浙大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0-10-10浏览次数:159

在我的相册中一直珍藏着一张照片——在浙大原校区玉泉的门口,我兴奋地举着“V”字的手势,眼中是满满的向往与期待。这个6月,我参加了高考,却因没能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而失落;这个7月,我幸运地收到了浙江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这个8月,带着曾经的向往,怀着如今的希冀,我走进浙大,开始人生一段别样的经历。

进入紫金港,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刻在石壁上竺可桢校长的话——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要自己问问,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要做什么样的人?这或许就是我进入大学的第一课了吧。

曾经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想象大学的时光,是自由的吧,是轻松自在的吧,不会再有成堆的作业,也不会再有从早到晚满满的课程……能够背着书包,骑着单车,忙碌又快乐地穿梭在各教学楼与教室之间;在偌大又挤满同学的教室里聆听教授们的妙语连珠;在午后的图书馆静静地邂逅一段段喜爱的文字;在周末与同学相约共同去探索这个城市的美丽……如此种种电影般明媚的场景在枯燥的高三如同精神支柱指引着我走向高考。只是当我第一次看到竺可桢校长的提问,突然发现过去的自己所渴望的也许只是一种与过去的18年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方式,一种对自由,对成长的向往。但是,自己却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过大学之于人生的真正意义以及自己究竟应如何有意义的面对未来。竺可桢校长的提问映射出我的浅薄,大学绝非一个享受自由生活的乐园,在这里,我们要学习、要思考的还有很多很多。深沉的思索、深厚的底蕴­——这便是我对浙大的第一感受。

如今的每一天,我需要根据自己的课表找教室、占座位,安排自习、娱乐、休息的时间;选什么课,加入什么组织或社团,参加哪些感兴趣的活动,一切学习生活中的问题都需要自己来面对与解决;甚至每一天的衣食住行这些从前从不考虑的事情都成了每天需要计划安排的内容。有人说,成长是从改变开始的。现在,我开始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生活,虽然有时手忙脚乱,但我在努力适应,努力蜕变,努力成长。

进入浙大一个月了,我们参加了始业教育,在一场场报告中寻求大学学习与生活的方法;我们经历了军训,在骄阳与风雨中一点点消磨掉自己的张扬与叛逆;我们开始进入浙大的课堂,好奇地接受新的知识,新的理念。参观了校史馆,了解到以前不知道的浙大西迁史;浏览过图书馆,看着眼前整齐厚重一如梦中才会出现的一排排书册,心中不再有那些所谓的烦恼忧愁,有的只是朝圣般最神圣的崇敬;与朋友一起漫步过启真湖畔的“情人坡”,心中也不免升起对纯洁的友情与爱情的向往……紫金港的美丽景色与渊博内涵足以让我相信——我的大学生活将丰富多彩。

空闲时或一个人或与同学逛过紫金港,只是学校的大出乎了我的预料。而我的足迹似乎还只是停留在寝室、食堂、东区教室、图书馆。我想我会用四年的时光让我的足迹停留在校园的每一条小道,驻足在身边的每一颗树、每一朵花。不止这些,我还要将我的足迹停留在图书馆的每一张书页,停留在老师讲课的每一字每一句,停留在作业、考试的每一次探索,每一次进步。我的“感受浙大”还在继续……

(/金秋)

应用生物科学1012团支部

201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