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风采】漫步西溪湿地 畅谈大学人生——记工信1024班班级交流会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0-11-11浏览次数:137

 

为加强班级同学间联系与沟通、解决当前同学们对于大学生活所存在的问题与困惑,工信1024班全体同学在班主任邓水光老师的组织下于116日下午参观了位于西溪湿地公园的中国湿地博物馆,并随后在湿地博物馆外举行了班级交流会,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下午2点钟,同学们抵达西溪湿地,并在班主任邓水光老师的安排下开始参观中国湿地博物馆。在博物馆内,同学们从沿途的展示板、多媒体交互系统中了解到湿地的多样性,分布的广泛性与其在生物环境中的重要价值,并认识到湿地保护在我国实施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意义上的重要地位。历时一个小时的参观使同学们既增强了环保意识,又加强了互相的沟通与联系。
紧接着,在班主任的组织下,同学们在中国湿地博物馆外草坪上,与来自计算机实验室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学长组组员共同探讨大学生活中的种种问题。
交流会在文体委员一曲悠扬的吉他弹唱中拉开序幕,在这样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同学们发言积极踊跃,对当前大学生活提出了独特的见解,所提话题也很有针对性,并涉及到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大学生如何培养学习兴趣、如何对待感情困惑以及如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等方面的问题,这反映了当前大学生追求上进、笃学求是的良好品质与精神风貌。
邓老师指出,浙江大学作为一所百年名校,首先具有深厚的学术文化底蕴,再加上学生的优秀素质,便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这对于同学们今后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其次,浙江大学给同学们提供的师资力量与教学设施是十分先进的,能够促进同学们更好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另外,浙江大学作为全国顶尖高校,可以申请到更多的优秀科研项目、接触国际尖端技术和举办国内外的文化交流活动,为同学们增长见识、提高能力方面搭建了更加广阔的平台。所以身为浙大人,这些是值得同学们骄傲的。同时,他们还指出,浙大的优秀并不意味着同学们的高枕无忧。事实上,环境只能影响人,然而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还在于同学们自己。在大学期间,同学们应该养成坚韧刻苦、勤学善思的优良品质,在大学生活中打磨自己、提升自己,这样才能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中立足。因此,过分享受大学的娱乐生活是毫无意义的,同学们更应该为自己的未来负责。
交流会持续了两个小时,同学们在学习方法、生活态度以及思想认识等方面的问题都得到了正确的建议与指导,并且对自己的大学发展目标有了初步的思考与定位。
最后,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邓老师总结了今天会谈的收获。邓老师强调:“态度决定一切,我们的未来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结果。在大学的成长路上,我们要以成功的心态面对失败,不断挑战自我、不断超越自我,明确自己的价值定位与未来的发展方向,切实把握属于自己的大学人生。”
会后,同学们与邓老师以及学长学姐在草坪上一同合影留恋,为此次班级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文/肖丁)
工信1024团支部
2010 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