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团委】起于感觉,寄予责任,终于信仰 —— 访应用生物科学类2009级本科生张炎冰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0-11-12浏览次数:529

 

 

【编者按】 她在谈起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经历的时候,显得淡然而简单,似乎那些出色的成绩和荣誉全然搅不乱她的平静的心湖。然而,那份履历和她的足迹,在我们看来却如此多彩而绚烂,让人惊叹。采访张炎冰时,她从容的谈吐间,流露着浙大人的优雅与自信;她谦和的语气里,更传递着求是人的蕴藉与担当。她的经验、态度、选择和坚持让我们从中窥见一个学习楷模的风采。
【人物链接】张炎冰,应用生物科学类09级本科生,中共党员,云峰学园分团委综合素质测评及评奖评优中心主任、学业指导中心宣传调研部部长、党员骨干基地宣传部副部长。(2009 2010学年)国家奖学金得主。曾获浙江大学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
 
 
如果有一份经验
——脚踏实地,讲求效率
当被问及是如何安排自己的大学学习生活时,张炎冰坦言,她大一的时候,并没有觉得学习很辛苦。优异的成绩其实是在平时踏实的学习中打下基础的:上课坚持认真听讲,作业紧跟老师的进度,并把同一类型题目的解题思路归纳出来。对于微积分、工图之类的课程,刚开始她觉得很难,不过等学到后面,通过习题反复运用前面学过的内容,再回头看发现也没那么难。她说:“学习新的东西总会有一个吸收、消化的过程。努力学就一定能学好。”
张炎冰同时提到自己一般会根据自己的课表,作出一个比较固定和合理的时间安排,尽快完成当天的作业,然后根据自己的空余时间,从而高效而从容地安排自己未来几天的要做的事。她也会适当的让自己忙一点,充实一点,参加一些比较有意义的活动和工作。忙碌而充实的大一生活没有让她筋疲力尽反而提高了她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和做事效率。
就这样,张炎冰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理的时间安排使她从全学园的学生之中脱颖而出。她出色的学生工作和学业成绩的背后是坚定的信念与默默的付出。
 
 
如果有一种态度
——做好你自己
“你不需要什么都做得最好,不用给自己太多压力。多学一点,多做一点总是有好处的。给自己定的目标不用特别高。但是如果真的能踏踏实实按照自己的目标去做,结果会比想象中的好很多的。”这就是张炎冰对待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的态度。
以平常心去面对一切,胜不骄,败不馁,宠辱不惊,专心做好你自己。这也许是张炎冰能取得那么多成功的秘诀吧。
 
如果有一种选择
——学习重于社团
很少有人能像张炎冰一样,既做了出色的学生工作,又能够在学园中成绩名列前茅。作为云峰学园分团委综合素质测评及评奖评优中心主任、学业指导中心宣传调研部部长、党员骨干基地宣传部副部长,平时需要组织和参与的活动有很多,当谈到学习和社团活动之间的平衡时,她说道:“我大一的时候,基本上是会尽快在课上完以后做完当天的作业然后再去做其他工作。如果有什么工作特别急的话,也会先想好,今天的作业要放在什么时候做。社团工作对于适应大学生活还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工作经历和积累的人脉都是一种资源。但是毕竟一切还是要以学习为重。”
也许,在学习和社团的天平中,很难找到最合适的平衡点,但是明确什么是对自己最重要的需要我们自己的智慧。
 
如果有一种坚持
——为未来提升自己
学习或许不是大学生活唯一的色调,但在张炎冰看来学习却是其中的主线条。无论是从现实的角度,比如说交出一份出众的学业的答卷,为考研、出国、或是就业做铺垫也好,或者源于充实和提高自己的目标,学习都应赋予不变的执着。国家奖学金于她,一方面是一种激励,一方面更是一种坚持的责任。
她觉得既然对未来不是那么的明确,那现在能做的就是为自己拓宽选择的余地,也就是说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要多历练,多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全面的提高自己等等。这样的话,无论未来选择哪个方向,总是有利于未来的发展。
 
【后记】有位巴西作家说:“起于感觉,寄予责任,终于信仰。”当张炎冰把在学习中充实和提高自己作为人生的信仰时,纷繁的工作任务和沉重的学习压力也就不再是困扰众人的包袱,而是“成就人生美好愿景”的方式。站在更高处俯瞰着自己的生命,于是繁忙变得井然有序,复杂变得条分缕析,内心平静,脚步方能从容。
潜心学术又积极参与,生活繁忙又井然有序。在不倦的思考与奋斗中,她犹如一棵正在茁壮向上生长的大树,相信就在不远的明天,她便能拥有抵挡风雨的力量,成为那片森林中的标杆,为身边的幼苗指引成长的方向。
(文/赵倩)                               
                                                  云峰学园分团委
                                                 2010年1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