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喜欢一只茶壶盖,上面一圈刻着一句“可以清心也”,这是一句很有趣的话,无论从哪个字开始读,都是通顺的,就像茶一样,看似随意,却处处趣味盎然。
茶是用来喝的,寻常百姓家每天都离不开茶,茶更是用来品的,或于山间,鸟鸣清幽,树影婆娑,或于溪旁,流水潺潺,鱼翔浅底,或于精舍,钟声悠远,宝相庄严,配上那清风、明月、松吟、竹韵、梅开、雪霁,方能体会茶中那别致的妙境和意趣。
品茶自然少不了茶具,茶则、茶匙、茶漏、茶荷、茶擂、茶仓、茶夹、茶针、茶桨、茶海、簪、茶杯、闻香杯、杯托、茶盘、茶船、渣方、水方、涤方、茶巾、容则、茶拂……凡此林林总总不一而足,虽然数量繁多,却各有各的用处,情趣,缺一不可。
有了优美的自然环境,有了宁静的心态,有了古朴雅致的茶具,就可以选茗、择水、烹茶了。
选茗要三看:一看颜色,凡色泽绿润,茶叶肥壮厚实,或有较多白毫者一般是春茶;二看外形,若是扁形,茶条扁平挺直,光滑,无黄点、无青绿叶梗是好茶;卷曲形或螺状绿茶,条索细紧,白毫或锋苗显露说明原料好,做工精细;三闻香气,香气清新馥郁、略带熟栗香的是好茶。
茶性必发于水,择水本是风雅之事,山泉水,无根水,晨露,梅花雪,装在缸里埋在土中沉淀个年年月月再取出,剔剔透透,拿来烹茶方得茶中三味。
接着便是烹茶了,“点香焚香除妄念,洗杯冰心去尘凡,凉汤玉壶养太和,投茶清宫迎佳人,润茶甘露润莲心,冲水凤凰三点头,泡茶碧玉沉清江,奉茶观音捧玉瓶,赏茶春波展旗枪,闻茶慧心悟茶香,品茶淡中品致味,谢茶自斟乐无穷”是绿茶,““宝光”初现,清泉初沸,温热壶盏,“王子”入宫,悬壶高冲,分杯敬客,喜闻幽香,观赏汤色,品味鲜爽,再赏余韵,收杯谢客”是祁门红茶,“备具候用,恭请上坐,焚香静气,活煮甘泉,孔雀开屏,叶嘉酬宾,孟臣沐淋,高山流水,乌龙入宫,百丈飞瀑,春风拂面,玉液移壶,分盛甘露,凤凰三点头:采用三起三落的手法向紫砂壶注水至满,重洗仙颜,内外养身,游山玩水,自有公道,关公巡城,韩信点兵,若琛听泉,乾坤倒转:,翻江倒海,敬奉香茗,空谷幽兰,三龙护鼎,初品奇茗,二探兰芷,再品甘露,三斟石乳,领略茶韵,自斟漫饮,敬奉茶点,游龙戏水,尽杯谢茶”是乌龙茶;“礼佛──焚香合掌,.调息──达摩面壁,.煮水──丹霞烧佛,候汤──法海听潮,洗杯──法轮常转,烫壶──香汤浴佛,赏茶──佛祖拈花,投茶──菩萨如狱,冲水──漫天法雨,洗茶──万流归宗,泡茶──涵盖乾坤,分茶──偃流水声,敬茶──普渡众生,闻香──五气朝元,观色──曹溪观水,品茶──随波逐浪 回味──圆通妙觉,谢茶──再吃茶去”是禅茶,无论是哪一种茶艺哪一道功序,都有着如诗的名称,每一个动作如鲜花盛开,如飞天起舞,如佛祖拈花,动静有致,如处子,如脱兔而茶水之声却如芭蕉夜雨,如竹间清泉,如寒梅雪落,似有声似无声,似清脆似圆融,观人烹茶,如观王右军泼墨,如观公孙大娘剑气,如观李太白赋诗,本是一气呵成,却处处无隙可循,圆转如意,浑然天成。
俗世纷扰,仿佛都在悠悠茶香的烟消云散了。
最爱那一抹茶香。(文/张静恬)
工信1005团支部
2011年10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