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风采】静思死亡——读《写下你的墓志铭》有感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1-12-14浏览次数:89

这题目似乎太过于深度了,静思死亡。毕淑敏说,死亡是生命成长的最后阶段。那为什么有人歌颂青春风花雪月,有人期慕壮年成就伟业,有人幻想携手白头,而死亡却少有人问津?我不能解释,是死亡带给我们的恐惧吞噬了求知的欲望,还是那本是生命的禁区,容不得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渗悟参详?我想,不管是什么,思考死亡是必要而且迫切的。

 

这次是我第一次直面这个话题,我很庆幸还不算迟,因为在我过去的16年里,我真的没有想过在死亡前该做些什么。我的梦是遥远的,总是假设自己能活到一百岁,抑或更久……潜意识里觉得时间还很充裕,所以不急于设定人生。但当我读到这么一句话的时候,我有了新的认识。

 

如果我在五十岁后死去,我会忠孝两全。为祖国尽忠,为父母尽孝。如果我在五年后死去,我将会为理想而奋斗。如果我在五个月后死去,我将以最无私的爱善待我的亲人和朋友。如果我将在五天后死去,我将回顾我酸甜苦辣的人生。如果我将在五秒后死去,我将向周围所有人祝福。

 

这些也都是我对未来的希冀,我从不急于把他们付之行动。可当它有了一个个的期限,我忽然觉得时间其实就是那么一瞬的东西,有的人永远只是等待。如果把每天都当做最后一天来活,生命也许会更加精彩纷呈。犹记得那节班会课之前,关于分班的传言不绝于耳,当我站在讲台上的时候,我只知道再不说就一定会后悔。我说,对不起,是我的刁蛮任性伤害了我们之间的友谊,是我的蛮横不讲理让我们形同陌路。我不知道,你会不会原谅我,但我不愿留下遗憾……看着你傻笑的坐在台下,我想这是我做的最勇敢也是最正确的事。你看,在离别的氛围下我才知道什么是重要的,才能果敢的做出想了很久也没做的事。看来人真的该给自己一个期限。如果下一秒就是完结,什么才会是你在乎的?就这样思考吧!少了犹豫不决,多了坦率真挚,生命不是会更简单、快乐吗?何必多愁善感,劳神苦思那千万种结果?

 

在众多墓志铭中,那个腼腆的男孩说,在他的墓志铭上将刻下——这里长眠着一位中国籍诺贝尔奖获得者。我想不需要过多言语,你就能想象他的决心。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会怎样的为了这样一个墓志铭挥洒青春?这样的人一生只专注于一件事,向着目标,走向成功的路不会太长。我们总是赞叹于梦想的力量,却迟迟不去行动。正如小时候做假期作业时,总要到最后一天,熬到凌晨。但人长大了,就该思考些问题,例如价值,例如意义。

 

于是,我总结出了自己对于死亡的理解。

 

死神不会太遥远,但却潜伏在在我们周围,我们无法预知,所以活在当下是最好的方法。

 

那么如何活在当下呢?我想,去拥有两个梦想,一个是长远的,一个是急切的。长远的付诸于点滴,急切的基根于冲动。前者令人充实,后者令人快乐。

 

静思死亡可以让我们活得更从容,现在不妨也写写你的墓志铭。我要写,她活着,带走了他人的苦痛;她走了,却留下了自己的快乐……怎么样,很棒吧?

 

现在的我,会为了这样一句话快乐的活着。

 

静思死亡,聆听生命,窗外已是春暖花开……

 

(文/余欢静)

应生1104团支部

201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