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光荣历史,传承宪法精神——记云峰学园入党积极分子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参观学习活动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12-26浏览次数:20

    2018年12月22日,云峰学园60余名入党积极分子前往坐落于西子湖畔的中国共产党杭州历史馆和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进行参观学习活动。

    沿着三四米高的石驳墙行走,登上青石铺砌的石阶,陈列馆敞亮的序厅映入同学们的眼帘。序厅中央是毛主席的坐像,坐像背后有九行金色大字:“治国须有一部大法,我们这次去杭州,就是为了集中精力做好这件立国安邦的大事。”通过陈列馆工作人员的讲解,同学们了解到,这几句话是1953年12月24日,毛泽东率宪法起草小组成员从北京乘专列去杭州途中说的。墙上的文字概括性地体现了宪法精神和起草宪法的艰难过程,这在之后的参观中也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图一:入党积极分子在参观

    伴随着讲解员的讲述,从序厅到复原陈列,再到主题陈列,云峰学园的积极分子们时而驻足,时而询问,时而沉思,时而感慨:他们像是亲身经历了“五四宪法”从起草、讨论、通过到实施的全过程,受到了深刻的宪法主题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接受了一次思想的洗礼,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参观结束后,在陈列馆旁的空地上,同学们热烈地交流起本次学习活动的心得体会。有同学体会到:宪法之所以得人心,一是总结了历史经验,二是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结合。有同学带着饱满的感情说:“我看到了党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为社会安定建设做出的努力。宪法作为中国的最高法,既从精英角度考虑,也有民众广泛建议,既汲取国外法律优秀经验,也做适应国情的调整。看到五四宪法的诞生过程,就像看见了一个婴儿如何长大成人的,这让我们对五四宪法的认识上升到了细节和体验的角度。我看到委员会成员对一字一句的仔细推敲,想到法律一字之差对案件结果的影响,便更能感到宪法的庄重,也看到了宪法对中国的奠基作用。”

                 图二:宣讲员在进行宣讲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毛主席起草宪法地旧址的这次参观学习活动,实实在在地增强了同学们的宪法自信和宪法自觉,从而在积极分子中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蓬勃力量。

(图/宋鑫磊 文/王鹏)

求是学院云峰学园

2018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