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三十载,遍栽桃李果满枝——基层党员代表怀远镇中心小学副校长黄文珠专访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为深入了解基层党员教师的育人理念,探究党在培养青少年方面的领导作用,浙江大学求是学院云峰学园赴广西宜州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采访了怀远镇中心小学副校长黄文珠同志。
(图为黄文珠副校长接受采访)
亦师亦友 以身作则
从1990年进入怀小成为一名普通教师,到现在担任副校长一职,黄文珠同志已经在教师这一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许多不平凡的成绩。在近三十年的任教时间里,她一直是一位尽职尽责的好老师、好校长,深受学生们的爱戴。黄副校长与队员们分享了她平时与学生的相处方式:对待学生,该严肃的时候必须严肃,但在课余生活中就可以和学生交朋友。这样既可以管理好学生,又有利于和同学们的交流,更好地引导学生说出内心的想法,搭建起彼此之间沟通的桥梁。
黄副校长对待学生的尽心尽力,来源于作为一名党员的责任心。初来怀小,黄副校长就深受学校老一辈党员教师的影响,内心对党充满敬畏。她始终认为,优秀的党员既应该是敢想敢做的,也应该是规规矩矩、扎扎实实的。她始终坚持向着自己觉得最完美的方向去做好事情,这也是黄副校长入党的初心。在成为党员后,她更将这份初心结合正能量体现在行动中:爱做实事、亲身示范而不愿意说大道理。她举了个例子:“比如看到有同学随手乱扔垃圾,她会主动弯腰帮他捡起来,他看到以后,就会意识到自己的这个行为是错的。有些时候,不一定要用语言去教育他,而应该用行动去教育他。”
(图为黄文珠副校长在课堂)
文思积淀 薪火相传
怀远古镇历史悠久,历经千年的沉淀,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古镇文化。怀远镇中心小学作为一所百年名校,每一代的教职员工都注重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传古镇文化之神,承人文精神之脉。黄副校长也同样从老前辈手中接过了这一重担,把传承古镇文化作为学校教学的重要课题。
黄副校长向队员们介绍,早在2006年,怀远镇中心小学就确定了“传承民间文化艺术,彰显学校办学特色”的方针。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黄副校长和其他老师们一边探索一边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学校现在已经成立了风炉、月饼、竹编、祭月贡品、折纸、剪纸、山歌和彩调8个民间文化艺术社团。黄副校长还专门聘请校外艺人来教孩子们手艺,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学习老一辈艺人对民间文化艺术执着追求的精神,传承匠心,以艺促智。在2006年,怀远镇中心小学获评为宜州区刘三姐文化艺术传承培训基地。2018年8月,来自韩国,中国北京、福建、山东、贵州、广西以及香港、台湾等地的100多名国内外中小学生来到宜州参加刘三姐国际研学交流夏令营,他们正是在怀小同学们悠扬的山歌声中走进了怀远古镇,体验传统文化,学习竹器编织、手工绘制白月饼等手工技艺。这些活动无不使传统文化渗透进孩子们的生活和心灵中。今年怀小更是在黄副校长的带领下获批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这些成就的取得都源自于黄副校长对于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视。
除了当地特色文化,黄副校长也把对党的热爱传递给了身边的青年人。她始终鼓励有上进心的年轻人积极向党组织靠拢,锻炼自己。在她看来,党是一个为社会服务的组织。入党能够给年轻人一个约束,使他们有充足的动力去做好每一件事。因为时刻记得自己的党员身份,便会时刻想着起到带头作用。黄副校长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入了党,每一样事情就应走在前头”的态度。最后,黄副校长也代表学校的各位老师、党员为祖国七十周年献上了祝福,祝福祖国更加繁荣昌盛,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春风化雨三十载,遍栽桃李果满枝。三十年来,黄副校长坚守教师的平凡岗位,诲人不倦,带领青年树立远大理想,热爱党和祖国。这背后是一位真正的人民教师对自己事业的严格要求。在怀远镇中心小学支教期间,黄副校长为实践团同学们的授课提供诸多建议与帮助,共同助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相信在未来,怀远镇中心小学在黄副校长和其他各位老师的带领下,将继续传承宜州的优秀文化,为国家培养一大批敢于担当时代责任,砥砺奋进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