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8日13:30,浙江大学求是学院云峰学园在紫云连廊124举办了“学习抗疫精神,青春建功时代”线上主题教育活动,邀请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赴湖北荆门驰援的申蕊蕊护士和赴湖北武汉驰援赵树林护士以及在浙江本地坚守一线的傅梦琪护士为云峰学园广大团员作抗疫宣讲,传播战“疫”正能量。他们分享了自己在疫情期间抗击新冠的经历,以不同的视角展现了自己作为“90后”党员的责任与担当,他们的个人魅力与奉献精神深深地折服了云峰学园的每一位同学,直播观看人数达1695人,获点赞数44845,实现团支部全覆盖。
《浙荆合流,共赴一疫》
邵逸夫医院危重医学医护第二团支部组织委员申蕊蕊
首先主持人连线了赴湖北抗疫,在荆门奋战46天的申蕊蕊护士。她以“浙荆合流,共赴一疫”为题,分享了抗疫的经历。她认为“国家需要,义不容辞”,所以在武汉疫情危机之时,应国家之号召,作为浙江第一批赴荆门抗疫的医疗队的一员前往一线。同时,在这场告别亲友踏疫情的旅程中,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做了充分准备,备齐抗疫所需物资,而且在物资搬运中亲力亲为,展现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实事的担当。在荆门医疗物资缺乏,疫情严重的严峻形势下,浙江援助团队火速改建ICU,力求更快速地对病人进行救治。申蕊蕊护士还分享了在ICU救治病人的经历。医疗队的队员会在防护服写下自己名字和想说的话,而穿防护服的流程复杂,耗时长,队员们需要在穿防护服前2小时避免喝水,并加快穿衣速度,而且在救治病人时,防护镜上容易出现水雾,影响数据读取,虽然有许多困难,但援助队都奋力克服,坚持救助更多病人的职业操守,展现个人责任与担当。之后,申蕊蕊护士分享了救治一位重症病人的小故事。这位病人在痊愈后许下赴杭为医疗队表演萨克斯之约,并在前段时间赴邵逸夫医院完成了他的约定。在荆门的46天,经过医疗队的不懈努力,病死率下降,援助队被当地挂牌“‘浙’里曾经抗疫,’荆’生从此难忘”。在医疗队离开时,众人欢送。爱与责任,铸就伟大胜利!荆生难忘,十里长街相送!这段援助队和当地百姓在抗疫中书写的友谊让人感动。
《在武汉的47天》
邵逸夫医院下沙院区急诊ICU联合团支部书记赵树林
之后,主持人连线了邵逸夫医院的赵树林护士。他从自己在凌晨收到报名武汉抗疫的通知后,与家人商量后快速报名,然后第二天紧急集合出发的经历开始讲述自己的一段最美逆行。在这段逆行经历中,他分享了几个小故事。他做了一个小朋友患者的病区家教,为这个小朋友增添生活的颜色;同时,他所在团队也帮助一个老奶奶患者使用手机来与家人联系,帮助她调节情绪,团队中的一位成员也帮助老奶奶理发,最后成为患者的专职理发师。在第一次逆行之后,赵树林护士所在的邵逸夫医院援湖北武汉医疗队又进行了二次逆行。而在逆行中,机场工作人员为援助队提供帮助、群众大力支持,这些共同抗疫的点点滴滴也同样让他感动。从这些小片段中,云峰学园的同学们看到了所有人共同抗击疫情,上下一心的中华民族团结精神。而云峰学园的同学们作为浙大学子,也感受到了疫情后期阶段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责任与担当。
《一样的月光》
邵逸夫医院下沙院区外科联合第四团支部宣传委员傅梦琪
最后,主持人连线了傅梦琪护士。傅梦琪作为一位坚守院内一线、在本地为抗疫做贡献的护士,从自己赴武汉抗疫的同事的信入手,讲述无论在哪里,都可以做出自己的贡献。傅梦琪护士以《一样的月光》为题,用同事在武汉的故事与自己坚守院内一线的故事双线讲解了抗疫的艰辛与党员的担当。她的同事被武汉的百姓用一个个励志话语互相鼓励的乐观精神感动,她在邵逸夫医院发热门诊中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传播抗疫的相关知识。虽然傅梦琪护士不在湖北,她也为抗疫尽心尽责,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不管我们身处何处,只要你有心,都能贡献自己的力量。” 傅梦琪护士如此结尾,表现了每一个人都可以为社会做出自己贡献,对社会做贡献不是看你是否有机会,而是看你是否有心。
三位医护工作者凭着个人经历和职业担当,给每一位云峰学园的学生讲述了各自的抗疫故事,为每一位云峰学园的同学提供了一个了解抗击疫情的英雄们的机会,他们作为党员的责任感与个人勇气及担当感染了每一位同学。厚植爱国情感,传播青春正能量,经过这次特殊的主题团日活动,我们应当学习这份胸怀,学习三位青年医护工作者,积极奉献,勇敢支持抗疫,用抗疫的热情回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