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智启怀远梦,科技支教情——浙江大学紫云碧峰学园赴广西河池市宜州区怀远中学暑期社会实践团

发布者:梁嘉浩发布时间:2024-07-23浏览次数:10

        “浙江大学?”

“我在。”

“开启绿灯。”

“绿灯已开启。”

饱含热忱,怀揣期待,实践团于715日在怀远中学开启了奇妙的科技支教之旅,仿佛春风拂过,带来了一股清新与活力,知识的种子在同学们心中悄然种下,等待着日后枝木蔓发,长成参天大树。

在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期间,实践团成员分别根据“信息科技类”和“专业特色类”两个主题进行了一系列的课程设计。从其妙无穷的声音,到变幻莫测的光,再至前沿的3D打印技术与人工智能,课程内容不仅充实有趣,更为同学们带来了一科技启蒙,引导同学们初步窥探了一番科学的奥秘


光影交织,绘梦科技


实践团成员翁超然为同学们展示了色彩与视觉的奥妙,并带领同学们亲自动手探究背后的科学原理,课堂生动而有趣。紧承视觉错觉课程,实践团成员孙启恺利用光学实验器材,为同学们讲述了透镜的成像原理,拓展了同学们对机器视觉的认识。在前面两位成员授课的基础上,袁世美带领同学们到“自建机房”中领略Arduino”的魅力,使得同学们对光的基本特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除此之外,实践团成员姚之豪还用深入浅出的话语为同学们介绍了3D打印这一前沿技术,让同学们亲身感受到了数字建模的魅力。

 

1 实践团成员孙启恺演示“光的直线传播”实验


实践团成员将理论融入于实际操作之中,通过巧妙设计,“光”模块课程打造得丰富多彩,让同学们在增长知识的同时收获了动手的乐趣,生动诠释了科技支教的初心与使命。


声乐共鸣,奏响新篇


实践团成员宫宇辰带领同学们一起进入了“天问”的世界,构筑起独属于他们的语音王国,让同学们感受到声音在日常生活中的灵活应用。紧随之,实践团成员李孟庭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听觉系统,以丰富有趣的游戏形式深化同学们对“耳朵”的认识。结合自己的特长,实践团成员黄怡然将二胡与“声音的产生”课堂充分融合,让音乐成为连接科学与艺术的桥梁,提升了同学们对声音世界的沉浸式体验。


 2 实践团成员李孟庭讲授“听觉系统”课程


三位成员不拘泥于课堂之声,在课外与同学们进行了充分的信息交互,将“声”模块的课程打磨得细腻精致,成功地激发了同学们对科技的好奇心与探索欲,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促进教育公平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智启农创,数领未来


实践团成员胡歆之、马忠毅拉开了专业特色课程的帷幕,他们以自身过硬的专业知识为依托,为同学们分享了前沿的新农业技术。谢田雨、杨翊成的“智能制造”技术分享,以及杨兴涛、白翊民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专题课程,不仅展示了数字技术在当下的蓬勃发展,更激发了同学们对“数字未来”的美好憧憬。这些专业特色课程让科技教育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展现了科技改变生活的无限可能。


3 实践团成员马忠毅在讲授“新农业技术”课程


这些专业特色课程不仅与实践团成员的专业息息相关,也为同学们打开一扇通往精彩纷呈世界的窗户,让同学们充分感受到不同专业的魅力。

随着科技支教活动的深入开展,科技教育氛围也愈加浓厚。在实践团成员的带领下,同学们在科技的海洋中尽情地遨游,不仅拓宽了视野,更提升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兴则民族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展望未来,希望科技支教的道路能够继续被探索和实践,让科技之光照亮更多孩子的梦想之路。


4 实践团与怀远中学同学们合照


(通讯员:胡歆之、陈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