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以党史学习为引领,推动乡村振兴和回访交流”寒假社会总结

发布者:梁嘉浩发布时间:2025-02-26浏览次数:11

学党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党史既昭示着党的智慧,也为我们指明了奋斗的方向。恰逢寒假社会实践这一机遇,我们以社会实践的方式深入学习党史,了解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结成“以党史学习为引领,推动乡村振兴和回访交流”寒假社会实践团这一团队,开展社会实践。

“以党史学习为引领,推动乡村振兴和回访交流”寒假社会实践团队由十人组成,他们都是浙江大学云峰学园工信2416班的学生,来自河南、河北和浙江等多地。借助寒假返乡的机会,他们结合家乡文化,通过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此次实践活动。

他们此次的社会实践主要分为三部分内容,整体呈现出先各自实践,再线上分享的模式。第一部分基本内容是参观当地的革命博物馆,组员们积极报名,参观了诸如红旗渠纪念馆、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纪念馆和马本斋纪念馆等多个纪念馆。其中,组员王博文参观的是宋庆龄故居,他有感而发,“在故居的文物馆中,展陈的手稿、信函等文物,默默诉说着宋庆龄在峥嵘岁月里的家国情怀和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的不朽功绩。”

组员吴敏熙参观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

 

组员郑贺文参观红旗渠纪念馆

  

此外,第二部分基本内容是研究乡村振兴中蕴含的党的智慧。组员张小桐和吴敏熙从自身的经历出发,仔细探寻了党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并写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乡村振兴调研报告。张小桐写到“军营村在党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逐步实现了产业的多元化、社会治理的创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文化的传承。”

第三部分则是返校宣讲。组员们就自己进入大学以来学习党史的心得,和寒假实践的感受向学弟学妹进行宣讲,鼓励他们学习党史,追随党的步伐。  

组员吴子涵分享党史学习心得

组员郑贺文分享红旗渠精神

 

一次社会实践,虽只是前进路上的一小步。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相信他们每一次点滴的积累,都将为宏图的擘画而蓄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