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寻迹英烈承壮志”,浙大学子的红色追思之旅

发布者:梁嘉浩发布时间:2025-02-26浏览次数:11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百年前,抗日英烈们以满腔热血和花样年华,在波澜壮阔的百年党史长卷上镌刻下了一座红色丰碑”。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来自浙江大学云峰学园,立志传承先辈精神的同学们组成寻迹英烈承壮志,践悟精神启新程寒假社会实践团队,于2025214日至15日赴江苏省南京市瞻仰雨花台烈士纪念碑。通过对红色历史的实地学习,成员们深切感受到抗日先辈们崇高的精神,体悟其厚重的力量。

从陵园北大门步入园内,巨型烈士雕塑群像映入眼帘。雕像周围松柏常青,象征着革命烈士的忠魂永垂不朽。整座雕像气势磅礴,恢宏大器,让人感受到革命烈士们那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沿群雕环陵大道向上,我们到达了矗立于雨花台顶的烈士纪念碑。该碑高42.3 米,寓意为1949423日南京城获得解放。整个纪念碑由碑额、碑身、碑座三个部分组成。碑额形如红旗和火炬,碑身正面为邓小平题写的雨花台烈士纪念碑几个大字;在纪念碑前,实践队成员们满怀崇敬之情,向先烈们默哀致敬,敬献洁白的菊花,表达对革命烈士的哀思。 


随后,同学们来到了位于纪念碑南面的烈士纪念馆。它在乳白色琉璃瓦和花岗岩贴面的点缀下,庄严肃穆。正门上有邓小平亲笔题写的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横额的上方用花岗岩雕凿出日月同辉的图案,象征烈士精神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馆内陈列有620件烈士遗物、450幅珍贵图片和恽代英、邓中夏等128位烈士的事迹和文献资料。凝视着照片中一张张年轻的面庞,聆听着讲解员对英烈事迹的详细介绍,同学们纷纷感慨于中华儿女英勇无畏,为了家国大业奋不顾身、前仆后继的牺牲精神,暗暗在内心立定了在共产主义信仰的引领下,把个人的理想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的誓言。 


基于对深入了解烈士生涯的兴趣,对传承英烈精神的渴望,团队的成员们还各自前往了浙江省嘉兴市等地的烈士陵园进行祭奠。

刘卓雅参与了苏军烈士墓清扫活动。在寒风凛冽却阳光明媚的冬日,踏入那片肃穆之地,她怀着敬畏之心擦拭墓碑,看着那照片上战士们坚毅的脸庞,仿佛看到了他们当年义无反顾奔赴战场的英勇模样,深刻感受到他们跨越国界的奉献以及对和平与正义的伟大追求,也明白了和平的来之不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

单悦灵走进海山公园,探寻那里的红色印迹,感悟到机智勇敢、同舟共济、薪火相传的精神。

周益海则踏上红军挺进师北上抗日路,当看到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碑和北上抗日出征门时,他意识到如今的美好是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下山后在粟裕将军骨灰敬洒处,他深刻体会到将军的伟大以及先烈们为后辈流血牺牲的意义,走进纪念馆看到五百壮士出征的笑颜时,更为他们的英勇无畏而动容。

孙奕璐来到嘉兴市海宁烈士陵园,巍峨的烈士纪念碑如刺破苍穹的利刃,承载着无尽缅怀。步入海宁烈士事迹陈列室,珍贵文物和详实史料将烈士们在革命岁月和和平年代的英勇事迹一一展现,他们为国家和人民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令人动容。她深感今日的岁月静好是先烈们用生命和热血换来的,作为新时代青年,应将爱国之志融入生活,传承和弘扬烈士精神,在新时代续写辉煌。

在此次参观学习活动中,团队成员们收获颇丰。大家通过实地参观,近距离感受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深刻认识到了中国共产党在引领中国人民开展革命斗争以及投身建设事业时做出的伟大贡献,更清晰地看到了党在这一过程中无可替代的核心作用。这一认知犹如一颗种子,在每一位成员心中深深扎根,相信这将为我们后续在学业、生活等各方面的成长与发展筑牢坚实根基,激励着我们不断奋进,努力成为能担当起时代重任、传承红色精神的有为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