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次社会实践期间,浙江大学无我茶社“溯非遗茶脉,撷匠艺薪传”暑假社会实践团带着对茶文化的热忱、对浦城县的好奇来到了实践第一站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福邦茶叶加工厂(前身为“国营浦城仙阳茶场”),追溯丹桂花茶的历史、探寻其制作技艺的变迁。在了解当地非遗文化传统的同时,我们对浦城县丰富的民俗文化、浦城人民的“慢”生活方式有了更深入的体悟。

实践队到达第一站福邦茶厂(2025年6月26日摄于福邦茶厂)
本次的实践过程中,队员不仅参观了茶叶制作的流程与相关设备,还沉浸式参与到福邦茶厂的茶叶制作中。作为市级非遗文化项目“丹桂花茶窨制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茶厂负责人兼技术顾问刘强老师给与了贴心的技术指导。在刘老师的指导下,队员们能够初步完成茶叶制作的首道工序——摊放茶叶,并且通过观察老师的现场演示深度学习实操如何快速摊放茶叶——开筛。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对摇青桶、揉捻机、工业流程化萎凋等现代化制茶有了更系统更专业的了解。

实践队员参观第一代揉捻机

实践队员学习开筛(2025年6月26日摄于福邦茶厂)
在品茗体验环节中,丹桂红茶的味道令队员们难以忘怀。与当地也盛产的岩茶(武夷山脉)截然不同,丹桂红茶是以红茶为茶基窨制而成的,在饱含丹桂花香的同时,也富含红茶的圆糯和甜香。与市场上的类似的竞争型产品,如九窨茉莉花茶,丹桂红茶的桂香味落水更加充分,留香更持久,味道层次更加丰富,全然可称为小众精品花茶。
氤氲在琥珀汤色里的蜜,也是浦城人悠闲慢生活的蜜。一口饮下,激荡的茶香,把浦城人的幸福娓娓道来。日出的早市人群熙攘,街头的炊烟唤醒了这座三省交界的小城。初夏的热浪卷走了每一丝清凉,零星地留下了几个躺在藤椅上轻摇蒲扇的身影。浦城的夕阳格外的引人注目,清澈的蓝色画布涂抹开粉嫩的红,再缀上几朵黛紫色的云。昏黄的路灯下是回家的浦城人、是散步的浦城人、是“慢慢悠悠”向远方走去的浦城人。

浦城夕阳景(2025年6月27日摄于浦城一街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