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逐梦射频之路:黄剑华学长的科创征程与成长启迪

发布者:梁嘉浩发布时间:2025-09-18浏览次数:11

  在科技浪潮汹涌澎湃的当下,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核心动力。怀揣着对科技前沿的探索热情以及对校友奋斗历程的敬仰之心,我们踏上了此次意义非凡的访谈之旅,走进了浙江铖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这里,我们有幸与黄剑华学长展开深入交流,他以亲身经历为笔,书写着在射频芯片领域的奋斗篇章,为我们揭开了科技创新企业的神秘面纱,也为我们的成长之路指引了方向。

【人物简介】

黄剑华,2016年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师从郁发新教授。博士期间即投身铖昌科技,担任项目副总,深度参与公司多项核心业务。作为公司发展的亲历者与骨干力量,他见证并助力铖昌科技从初创走向与国家稳定合作的重要阶段,在相控阵T/R射频芯片领域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是该领域兼具学术素养与产业视野的专业人才。

 

【学长寄语】

“兴趣能扛岁月漫长,热爱可抵前路风霜。”

 

【访谈实录】

 

一、实验室探秘:触摸芯片科技的脉搏

在学长的引领下,我们率先步入了芯片研发与生产实验室,这里宛如一个科技的宝藏库,价值昂贵的精密仪器有序排列,它们是芯片制造的幕后功臣,正兢兢业业地对微微波毫米波相控阵T/R射频芯片进行着精细加工处理。黄学长自豪地向我们介绍,铖昌科技是国内少数具备相控阵T/R芯片全套解决方案能力的企业,其自主生产的T/R芯片不仅打破了西方的技术垄断,而且成本也大幅下降。每一台仪器都承载着前沿的科技与工艺,散发着严谨与专业的气息,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芯片制造行业的高精尖特质。

 

二、追溯企业发展,领略奋斗征程

随后,我们移步至会议室,学长清晰的讲述,为我们勾勒出铖昌科技的发展蓝图。铖昌科技作为浙江省微波毫米波射频产业联盟的重要一员,与其他四家兄弟企业紧密协作,各自发挥专长,共同编织起一条完整且高效的产业链。

回首铖昌科技的创业之路,可谓荆棘密布。2010年公司初立,便锚定微波毫米波模拟相控阵T/R芯片这一关键领域,开启了艰难的技术攻坚之旅。从实验室里的日夜钻研,到一次次面临技术瓶颈、资金压力以及人才流失等困境,团队成员们从未轻言放弃。终于,在2019年,公司首次参与研发的遥感卫星成功发射,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标志着铖昌科技实现了从实验室走向国家重大项目合作伙伴的华丽转身。此后,公司逐渐在行业内站稳脚跟,与国家建立起稳定的合作关系,步入了蓬勃发展的快车道。


三、剖析成长经历,感悟坚持力量

学长在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时,质朴的话语中满是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与感恩。他出身于广东的小农村,一路从县、市到省级重点学校求学。学长从小便对电子器械抱有浓厚的兴趣,尽管当时接触的专业书籍晦涩难懂,但学长凭借着浓厚的兴趣与求知欲,沉浸其中,也对电子科技产生了发自内心的向往。

2008年,学长高考结束,毅然选择报考浙江大学工科试验班,开启了大学生活。学长笑称自己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绩点表现也较为普通。好在学长很早便确定了自己的兴趣方向,在专业分流的关键节点,他精准把握机遇,勇敢地向心仪的信电学院投递自荐书,凭借着在电子电路制作领域积累的实践经验和满腔热忱,成功通过面试。在考研前夕,学长又临时决定踏上考研之路,经过一个月的拼搏奋斗,最终成功上岸,跟随郁发新教授开展深入研究。在博士期间,学长一边潜心学术,一边积极投身于铖昌科技的项目工作,担任项目副总,在实践中不断磨砺自己,积累了丰富的业务经验。


四、汲取成长经验,指引前行方向

基于自身丰富的阅历,学长毫无保留地分享了宝贵的成长经验:

坚守兴趣,锚定方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推动我们不断前进的原始动力。尽早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并持之以恒地深入探索,努力将其转化为终身奋斗的职业,这样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才能凭借内心的热爱坚守下去。就像学长对电子产品的热爱,贯穿了他的整个求学生涯与职业生涯,成为他不断突破自我的强大支撑。

把握机遇,主动出击: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机遇总会悄然降临,但只有时刻保持敏锐洞察力,做好充分准备的人,才能精准抓住机遇。例如学长在专业分流和考研等关键时刻,果断行动,为自己赢得了更好的发展机会。我们在学习与生活中,也应积极关注身边的机会,主动争取,勇于尝试。

勇于创新,敢于突破: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创新是企业与个人立足的根本。无论是在学术研究还是实际工作中,都不能因循守旧,要敢于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积极探索新的方法与路径。铖昌科技能够在竞争激烈的芯片市场脱颖而出,正是得益于持续的技术创新,依托于产业集群优势,不断推出高性能的产品。对于我们学生而言,在学习过程中也要培养创新思维,积极参与科研项目与创新实践活动。

勇担责任,砥砺前行:学长结合自身在团队协作中的实践感悟,强调责任意识的重要性。他认为,个体在团队中应主动肩负起集体赋予的使命,以全局视角推动协作共进;于自身而言,则需以严谨态度履行应尽之责,在每一项任务中践行担当。这种对团队与个人的双重责任坚守,既是突破困境的基石,也是长远发展的保障。


五、互动答疑解惑,明晰前行路径

在提问环节,我们踊跃抛出心中的疑问。当问及兴趣是否会带来枯燥之感时,学长说:“在深入探索的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是对科学技术的敬畏之心。”针对“大一新生尚未找到兴趣”的困惑,学长耐心建议,可以先从了解行业动态入手,广泛涉猎不同领域的知识,同时积极寻找实验室参与实践研究。在实践中去尝试、去体验,逐步发现自己不排斥甚至热爱的方向,这个过程不必急于求成,只要保持积极探索的心态,终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兴趣点。


六、餐叙氛围融洽,传承求是情谊

最后,我们来到公司餐厅,共进丰盛的午餐。餐桌上,氛围轻松而愉悦,话题从无人机行业的发展现状,延伸至学长们大学时代的趣闻轶事。在欢声笑语中,我们不仅增进了对行业的了解,更深刻感受到了求是学子之间深厚的情谊。学长们的分享,让我们对未来的大学生活充满期待,也更加坚定了在科技创新道路上勇往直前的决心。

座谈


大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