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即将满80周年之际,浙江大学求是学院云峰学园“微光计划”暑假社会实践团浙东四明山分队14名队员追寻先辈留下的红色足迹,来到浙东四明山地区,开展了对当地历史的实地学习。本次活动聚焦余姚市浙江(四明山)抗日根据地旧址群和横坎头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回信馆等馆区。尽管天气十分炎热,队员们仍然秉持着老一辈不怕苦不怕累的奋斗精神,克服挑战,坚持进行调研学习,了解当地早期发展遇到的诸多艰难险阻,学习当地干部与村民同心奋斗、共同进步的精神。

图1 队员于旧址群合照
7月15日上午九点,队员们到达抗日根据地旧址群。古旧的建筑边环绕着青翠的树林,显得这些建筑老而不衰,富于韵味。我们首先参观的是法治展馆。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浙东抗日根据地是全国十九块抗日根据地之一,是浙江"红色根脉"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挖掘浙东红色法治文化、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是新时代赋予的重要课题。

图2 参观法制展馆
随后我们参观了浙东行政公署旧址。史迹陈列馆中,展品大多一身斑驳油污,几乎辨认不出原本的颜色,展现出抗战时期军民的生活条件之艰苦,也体现出军民同心抗战的坚定决心;原貌布置馆中,一个个活灵活现的蜡人重现了那个时期人们的精神风貌,令人肃然起敬。随后参观的浙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浙东银行等馆更是让我们体会到了抗战时期这个小小村落内完善的制度与机构,感受到了人们奋发的精神风貌。

图3 参观原貌布置馆
随后,我们从厚重的历史中走出,来到了横坎头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回信馆,了解横坎头村在新时代的发展历史。看着干部们言辞恳切的去信和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平易的回信,以及馆内陈列着的村落发展的今昔对比,我们深深体会到了共产党所选择发展道路的正确性和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

图4 队员于横坎头村教育基地合照
至此,团队对抗日根据地旧址和“浙东红村”横坎头村的调研告一段落。通过这次实地走访,我们深刻体会到抗战精神源自基层又在基层发扬光大的特点,意识到了它的巨大价值,并深入探索了横坎头村独特的发展方式,受到丰富的精神滋养,获益匪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