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浙江大学赴浙江省杭州市,江苏省淮安,南通,南京等市“赤脉青春续,云峰使命行”暑假社会实践团深入烈士陵园和红色纪念馆,开展红色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汲取奋进力量。
寻访无名丰碑感悟信仰力量
在浙江德清的青山翠柏间,实践团走访了西南山新四军烈士墓园。这座小小的墓园,记录着一段鲜为人知的英雄史诗:两名侦察员深入敌营获取情报,面对酷刑宁死不屈,用生命诠释了"永不叛党"的铮铮誓言。团队负责人蔡广羿动情地说:"墓碑前的两瓶酒,树荫下没有落叶的地面,无不展现着人民对英雄的永恒铭记。"

图1 在浙江德清西南山新四军烈士墓园祭拜先驱
实践团成员也拜访了福建古田县塔山革命烈士陵园。在黄孝敏烈士塑像前,同学们再现了1937年烈士狱中托孤的感人场景。让女儿继承我的遗志加入共产党的临终嘱托,让在场同学热泪盈眶。
解码城市记忆体悟初心使命
无锡博物院革命陈列馆内,实践团借助历史图片、实物资料深入了解了陈翰笙、王昆仑等无锡杰出人物以及无锡人民的光荣革命事迹。团队成员吉翔表示:这些泛黄的文件里凝结着革命先辈的才华风貌与家国情怀,我们对先辈们充满敬意。

图2 在无锡博物院革命陈列馆研讨
在常熟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实践团队重点调研军民鱼水情的历史脉络。他们沉浸于老乡用门板抬伤员、农妇用米粥救治战士、“阿庆嫂”智斗敌伪等感人细节。站在模拟的芦苇荡场景前,想象着战士们如何在看似柔弱的芦苇丛中与敌人周旋,让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今天的和平与繁荣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他们依靠人民、服务人民的精神永不过时。

图3 在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进行调研
对话历史现场砥砺奋斗之志
南京梅园新村纪念馆里,实践团着重考察了国共谈判相关史料,在陈列的史料中,邓颖超的蚊帐、羊皮筒子大衣等老物件,无声诉说着那段艰苦岁月里的坚守与信念。团队成员杨恩鸿说:最触动我的是一辆“别尔克”轿车,它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那段历史的重要见证者。历史不仅是过去的记忆,更是未来的指引。

图4 南京梅园新村纪念馆里瞻仰先驱
实践团成员们认为,这些实践活动既是对革命先辈的深情告慰,更是新时代青年对红色基因的创造性转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广大青年必将以历史照亮未来,用行动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


